砂卡礑步道
每個人,是不是到了有個年齡的時候,想法會越來越單純。生活會越來越簡單?
我想,應該是吧,上了年紀對於物質的需求,已經沒有了年輕時的慾望
而心中所求的無非是生活的踏實,內心的充實,藉著以下這句話來砥礪自己吧
簡單就是一種幸福,在乎就是一種痛苦
心無所繫,平平順順就幸福
心有所欲,起起伏伏就痛苦
喜歡到花蓮旅行走過中橫無數次,卻都是匆匆而過,未曾停下腳步欣賞花蓮最初的美
因緣際會,感謝Emma這趟花蓮之行的安排,讓我有機會走訪太魯閣的步道之美
懸念已久的「 砂卡礑步道」今天走過之後,心中再也沒有了遺憾,來到太魯閣如您沒有走「 砂卡礑步道」. . .您必定會抱憾終身的。
↑蘇花公路—清水斷崖
↓
這趟花蓮之行不同於往常自行開車,我們一行四個加起來240歲的老熟女,來個北迴火車之旅,體驗不同的旅遊方式
到了花蓮第二天我們包車一日遊(車資3000元)各式各樣的行程五花八門隨個人喜愛,也可自己規劃旅程
一日遊包車暢遊時數8~9小時,四個人分攤其實非常划算,況且也免去了自己長途開車的疲累
雖然今天的行程最主要的就是砂卡礑步道之旅,因為時間夠的關係,司機大哥"斯培秀"的另送了我們兩個行程—七星潭&蘇花清水斷崖
即便今天是陰雨綿綿,濱海的七星潭與清水斷崖展望不佳,但,我們還是感謝著司機大哥的辛勞,司機大哥感謝您!
↓↓↓
↑太魯閣遊客中心
從太魯閣遊客中心出發走砂卡礑步道
↑ 砂卡礑步道入口處
開車-從太魯閣遊客中心往西穿過砂卡礑隧道,步道入口就在隧道口右側
車輛可通過砂卡礑橋停放於左側停車場(通過砂卡礑橋右側為機車停車區),再步行回到步道口
步行-從太魯閣遊客中心出發,向西穿過砂卡礑隧道後,步道入口就在隧道口右側,自遊客中心步行約十五分鐘即可到達砂卡礑步道口
砂卡礑隧道設有人行步道及照明燈,安全性高。
↑ 砂卡礑步道是日治末期所建,主要是為了發展立霧溪的水力發電
砂卡礑步道從入口處到三間屋全長約4.5公里,倚傍著砂卡礑溪而行
太魯閣國家公園成立後,將這條路規劃為景觀步道,加強沿線安全設施、增設休憩平台與解說設施
碧綠的砂卡礑溪, 清澈的溪水,單純的民風,宛如世外桃源
↑ 砂卡礑步道原名神秘谷步道
↑ 伊亞峽谷
太魯閣語伊亞(Iyax)即指峽谷的意思
走近砂卡礑步道不久,即會進入伊亞峽谷,這個峽谷就好像是進入砂卡礑世界的大門一樣,守護著砂卡礑溪沿岸部落的居民
↑ 讓我們穿過這道時空迴廊,進入豐富的太魯閣族人文世界吧
↑ 砂卡礑溪十六公里的流路中,形成峻秀的峽谷,清澈的溪水、美麗的岩石褶皺及蓊鬱的森林
沿途的美景讓人發出讚嘆
↑ 砂卡礑步道海拔約六十公尺,屬於陰濕的河谷地形,但植物生態卻呈現出乾濕兩型的特色
↑ 水石之美(Gsiya ni bbtunux)
砂卡礑溪的水質、地質與地形均相當具有特色
由於位於太魯閣國家公園保護區內,較少受到污染,再加上溪水裡含有碳酸的礦物質
當他流經大理岩層之後,會產生化學作用,使溪水整年看起來都呈現清脆的綠色。
另外,大理岩層經過幾千年的擠壓作用之後,造成多變化的褶皺,就好像是無數會跳舞的絲線,與歲月交織纏綿成一幅幅無價的圖案
砂卡礑溪溪床上鋪滿大大小小的壘石,以大理石與片麻岩最多,湛藍湍急的溪水滑過溪床,與溪石合奏出清亮的自然樂音
而溪水也將岩石琢磨得圓滑柔美。褶皺在兩岸山壁和溪中岩石上形成一幅幅抽象壁畫,任人欣賞想像
砂卡礑步道平緩易行,除了可沿途作自然觀察之外,步道全線亦設置十餘座大小觀景平台,供小憩賞景
還有幾處親水小徑可以直下溪谷,觀察溪流生態及岩石的紋理,聆聽自然美妙的樂音
↑斯維奇河段
斯維奇河段蘊藏了豐富的魚獵資源,當時的斯維奇社的太魯閣族朋友會以自製的魚獵工具進行捕魚的作業。
↑
↑ 斯維奇河段
↑ 斯維奇河段靈秀的山水
↑斯維奇(Swiji)部落
在砂卡礑溪上游有一個太魯閣族的「大同部落」,部落舊名為「砂卡礑」(Skadang)
距步道入口約2公里處的五間屋,舊名為「斯維奇」(Swiji),太魯閣語「斯維奇」(Swiji)是指大型葉片的榕樹
↑遊客放行終點站 —五間屋
步道沿途過去曾有多個原住民聚落,讓砂卡礑步道兼具景觀生態與人文之美
砂卡礑步道走到盡頭的「三間屋」,曾是太魯閣族人的聚落,太魯閣族人稱為「柏拉耀」(Brayaw),是「姑婆芋」的意思
資料來源:花蓮旅遊網,感謝分享
旅遊日期:2013.11.22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