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飛揚草
學名:Euphorbia hirta L.
英名:Centiped euphorbia
科名:大戟科
別名:飛揚草、乳仔草、大飛揚、大地錦葉、大乳汁草、對牙草。
植物特性:一年生草本植物,莖匍匐性,基部多分枝,莖斜上或直立,莖淡紅色或紫紅色,全株有乳汁,被細剛毛。
葉:單葉,對生,具短葉柄,葉形為橢圓狀披針形,葉基歪楔形或稍呈圓形,葉尖銳形,葉緣為細鋸齒緣,上表面疏生細剛毛,下表面略呈黃色,被細剛毛,具托葉,梳狀線形。
花:聚繖花序,排列成頭狀,著生於葉腋,總花梗細長,線體廣橢圓形,單性花,雌雄同株異花,雄花無花被,雌花位於總苞中央,亦無花瓣,柱頭3枚,子房3室,花期8月至10月。
果實:蒴果,三菱形,成熟時紫紅色,被彎曲短毛。
種子:卵形,呈三菱狀,表面有細皺紋。
繁殖方式:實生法
用途:一般常見野生草,雜草植物。
雜草植物特性:危害潛力中,易防治
有毒部位:全株均具有毒性
中毒症狀:幼兒或家畜誤食其莖葉,會造成腹痛及腹瀉症狀。
生長環境:大飛揚草隨處可見,山坡上的空隙地,以至平野路旁空地,甚至連柏油路上的裂縫,或水泥裂隙,都可能生長,也進入菜園、花園,成了雜草。除了流乳汁外,植株有如站立之大形百足蟲,極易辨認
拍攝地點:台北縣雙溪鄉
資料來源:知識網站
全站熱搜